特別報導

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台北慈濟醫院 李銘嘉藥師

慢性阻塞性肺病在全世界的死因排在第四名,屬於一種慢性氣管發炎的疾病,會使肺功能逐漸變差。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危險因子包括:吸菸、室內空氣汙染、慢性氣喘和曾經得過肺結核的病人。其中肺結核不管在非開發或已開發國家,皆為感染症死因的主因之一,對公共衛生醫療造成很大的威脅。過去研究指出肺結核不接受治療,可能會引發慢性的發炎反應,而且5年內的死亡率高達50%;而一般肺結核病人可能在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後,因症狀快速緩解,而對後續的治療逐漸缺乏遵醫囑性。目前結核病延遲治療或不適當治療,與慢性阻塞性肺炎的相關性尚未被確認,所以本研究試著分析肺結核和抗結核治療對發生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影響。

本研究利用台灣健保資料庫2005年的百萬人抽樣歸人檔進行世代研究,共找出3,176個肺結核個案,並以年齡,性別和進入資料庫的時間為配對變相,找出15,880位非結核的對照個案為研究對象,進行發生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危險因子分析。

本研究中肺結核個案的平均年齡為51.9±19.2歲,而從結核發病到開始治療平均延遲了75.8±65.4天,獨立危險因子包括年紀,男性,低收入,及結核病史 (風險比值 = 2.054 [1.768–2.387]),而糖尿病為保護因子(風險比值 = 0.730 [0.591–0.902])。進一步分析發現,結核病史的影響可持續6年以上,而且在肺結核病人中,治療延遲時間愈長,發生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危險愈高(風險比值 = 1.005 [1.003–1.007])。

本研究發現肺結核為發生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獨立危險因子之一,任何延遲治療肺結核都可能會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病發生的風險。所以為了控制肺結核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發生,即早診斷肺結核並提早給予適當、持續、而完整的抗結核藥物治療是很重要的。

出處: Lee, C. H., Lee, M. C., Lin, H. H., Shu, C. C., Wang, J. Y., Lee, L. N., & Chao, K. M. (2012). Pulmonary tuberculosis and delay in anti-tuberculous treatment are important risk factors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PLoS One, 7(5), e37978. doi: 10.1371/journal.pone.0037978